塔尔图斯港口

港口名称(中文) 塔尔图斯
港口名称(英文) tartous
五字代码 SYTTS
国家(中文) 叙利亚
国家(英文) Syria
所属航线 地东线
港口介绍

[塔尔图斯港口位置如地图所示。, 塔尔图斯(tartous)地理经度:35.8866517,纬度:34.8959276。地东线航线主要港口之一, 塔尔图斯港位于叙利亚地中海南段,北距巴尼亚斯约18海里,南距的黎波里港约30海里,西南距塞得港约290海里。塔尔图斯港是叙利亚第二大商港和渔港,也是俄罗斯海军在前苏联地区以外唯一的军事基地。港口组成:港区由两条防波堤围成,南防波堤长2650米,北防波堤长1650米,入港口宽250米,水深10.5米至13米。港内有四座西南伸突堤,突堤之间和突堤防波堤之间形成港池。北突堤与防波堤之间为海军港池,水深6米(设计水深达9米)。北突堤与中突堤之间是北港池,原水深10.5米,现仅4米。中突堤与南突堤间是中港池,原水深12米,现仅4米。南突堤与南防波堤之间是南港池,东段300米,水深8米,西段200米,水深9-10.5米,可锚泊12艘船,岸上有滚装船的装卸设备。南港池西北有西伸的码头和小突堤,系磷酸盐码头,靠陆段沿边水深仅4米,延伸的小突堤250米,水深11米,可靠泊3.5万级散货船。干货港区西北约海里有两个石油海上泊位,北泊位水深23.17米,南泊位水深21.95米,均可泊10万吨级油轮。水下有711米输油管接陆岸,每小时装卸速度为400-500吨。该港是叙第二大商港和渔港。军事塔尔图斯港是俄海军在前苏联地区以外唯一的军事基地。2011年8月,俄海军宣布,其在塔尔图斯的驻扎点将于2012年后接装重型舰船,包括巡洋舰,甚至于航空母舰。气候塔尔图斯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多西南风。年平均气温冬季约10℃,夏季约30℃。每年1~3月有大雨并可能有风暴,全年平均降雨量约1200mm。历史作用与现实价值上世纪50年代末,充满阿拉伯民族解放色彩的叙利亚政府就与苏联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双方在许多国际问题上保持一致,叙利亚也成为苏联对抗美国的前沿。从1956年开始,苏联积极向叙利亚提供军事援助。1967年,以色列发动“六日战争”,叙利亚和其他阿拉伯国家战败,大马士革连“门户”——戈兰高地也丢了。为寻求自保,叙利亚请求苏联在其领土上驻军,从而使以色列不敢再进一步。1970年11月23日,空军上校出身的阿萨德夺取了叙利亚最高权力,他试图打造一支思想忠诚、素质高超的“近卫军”。为此,阿萨德紧紧依靠苏联,不仅获得大笔军事援助,还将苏联军事顾问请到营级部队。这对当时正试图向地中海拓展的苏联无疑是“瞌睡碰到枕头”,顺水推舟地要求提供军事基地。1971年,两国签署条约,苏联在塔尔图斯修建基地,以便为其地中海分舰队(第五战役分舰队)提供保障,这也是苏联首支以外国港口为母港的舰队。1974年春天,苏联第五分舰队政治部主任巴维尔·罗曼诺维奇少将率领庞大舰队访问叙利亚,并提出希望允许3艘或更多的苏联军舰能常驻该基地。罗曼诺维奇在回忆录中写道:“开始叙利亚让我们使用塔尔图斯只是作为一个临时停泊点。当时根本无法从事军舰维修工作。但叙利亚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心。他们表示,美国第6舰队是苏联关注的对象,而让叙利亚最头痛的是以色列海军。叙方希望得到苏方的情报以便能及时采取对应措施。同时希望能尽快得到从苏联购买的先进护卫舰。”双方达成协议后,苏联开始大规模利用这一基地。从1967年至1976年间,共有361艘苏联军舰前往叙利亚港口停泊。1977年4月,叙利亚首次允许少数苏联军人驻扎在该基地,塔尔图斯港对苏联海军的重要性大大提高。有了塔尔图斯这个立足点后,苏联海军在地中海的活动也随之活跃起来。苏联地中海分舰队是专门用来对付独霸地中海的美国第6舰队的,同时负责监视以色列海军的动向,这支分舰队的规模基本按照季节有所浮动,冬季维持在30-40艘,夏季则增至50-60艘。每当有美国航母在东地中海进行飞机起降训练,苏联都会从塔尔图斯派遣舰艇进行伴随监视。依托塔尔图斯基地,越来越活跃的苏联海军引起了美国和以色列的强烈戒备。1973年“赎罪日战争”期间,苏联为埃及和叙利亚提供的大量军事援助都以塔尔图斯港为物资中转基地。为扭转不利局面,1973年10月11日夜,以色列海军司令泰勒姆莱少将亲自指挥导弹艇编队奇袭塔尔图斯港。先后有4艘叙利亚导弹艇、2部海岸雷达被摧毁,两艘苏联商船也受伤搁浅,苏联商船“米哈尼科夫”号被炸沉。事后愤怒的苏联人不但拒绝以色列的道歉,时任苏联驻美大使多波雷尼还以克里姆林宫的名义就攻击事件提出强烈抗议。 随后事态进一步升级。1973年10月24日埃及第3军团在苏伊士运河东岸被以军合围。勃列日涅夫扬言,莫斯科不惜单方面介入中东战事,强制实行停火。为此,苏联海军不断提供增援。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甚至公开宣称已命令两栖作战部队准备在以色列海岸登陆,策应被以军合围的埃及第3军团。1973年10月25日,以军迫于美方压力,暂时停止对埃军的围攻。但莫斯科仍命令东地中海地区的苏军舰只举行大规模打航母演习。演习期间,所有苏联舰艇直接瞄准美军航母,擦枪走火随时可能导致局势失控。面对苏军这种同归于尽式战法,五角大楼毫无良策。当时还有传闻称,苏联已在埃及部署核导弹,随时准备对以色列实施打击。在种种顾虑下,华盛顿命令航母撤退,这无疑是白宫向莫斯科发出的明确信号,表明美国愿意和解。直到以色列与各国签署停火协议后,苏联军舰才彻底取消战备状态。 “赎罪日战争”结束后,筋疲力尽的埃及在美国的利诱下退出了阿拉伯统一战线,与以色列单独媾和,并摆脱了苏联的控制。无形中,叙利亚取代埃及,成为苏联在中东地区唯一的盟友。此后,苏联进一步加大在塔尔图斯的军事存在,并千方百计为叙利亚撑腰打气。随着上世纪80年代冷战高峰期的到来,苏联进一步希望叙利亚能同意在境内为地中海分舰队建设一座新的海军基地。时任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表示,需要在叙利亚建设新的海军基地,以向世界表明,苏联不会抛弃自己的朋友。1980年10月8日,两国签署了一份友好合作条约。其中规定,如果第三方对叙利亚发动侵略,苏联将介入。但苏联外长葛罗米科反对这一建议,因为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无法保障驻叙部队的安全,反而有可能将苏联拖入一场大规模冲突。最终苏联领导层未能就建设新的海军基地达成一致意见。尽管建设新基地受挫,但苏联对塔尔图斯基地的热情日益高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海军每年有7艘潜艇和8艘水面舰只在该基地维修,基地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1988年8月22日至29日,苏联最先进的“巴库”号航母停靠塔尔图斯港,叙利亚国防部长M·特拉斯上将和海军司令M·泰雅拉中将参观了航母,期间共有4405名叙利亚民众登舰参观。1990年1月,苏联驱逐舰“鼓舞”号从塔尔图斯出发,对美国“艾森豪威尔”号航母编队进行了长达一周的监视,取得大量数据。即便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地中海分舰队被解散,但塔尔图斯基地却没有被撤销,只是缩编为“物资技术保障站”。1991年至2007年,俄舰队每次进出地中海,都要经停塔尔图斯基地进行补给。目前,该基地共有2个PM-61M型码头,其中一个为1999年修建,另外还有一个水上修理浮坞、一座仓库和多幢营房,长期驻扎50名俄罗斯官兵。据称,俄罗斯已在塔尔图斯部署了S-300远程地空导弹,当然该系统还能保护叙利亚南部大片领土。2010年至2012年,俄罗斯在塔尔图斯大兴土木,目的是将其升格为可停泊巡洋舰与航母等大型战舰的现代化基地。很显然,只要俄罗斯不放弃黑海舰队以及在地中海的军事存在,那么塔尔图斯港的战略价值就不会下降。, 塔尔图斯是叙利亚重要的海运港口,更多叙利亚港口信息及新闻请参考下面列表。]
塔尔图斯

塔尔图斯港口位置如地图所示

相关港口:

港口 五字代码 国家 航线
纳塞巴尔 BGNES 保加利亚 地东线
卡瓦尔纳 BGKAN 保加利亚 地东线
普罗夫迪夫 BGPLV 保加利亚 地东线
米丘林 BGMIC 保加利亚 地东线
巴尔奇克 BGBAL 保加利亚 地东线
拉姆安拉 BLRMH 巴勒斯坦 地东线
加沙 BLGAZ 巴勒斯坦 地东线
富埃特文图拉岛 CPFUE 加那利群岛 地东线
戈梅拉岛 CPCMZ 加那利群岛 地东线
兰萨罗特岛 ESACE 加那利群岛 地东线